书斋消寒

北风几度暗香催,静坐萧斋无俗埃。
炉暖鸡窗深户闭,春回凤律见梅开。
雪光映读诗千卷,寒气初消酒一杯。
又有琴书常自伴,吾庐疑是小蓬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斋消寒》是清朝诗人何其章所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寒冬中静坐读书、品茗、赏梅的闲适生活。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书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何其章(1866-1895),字钰笙,号焕卿,无锡出身。他年轻时聪颖有声名,时新政方在上海创办纺织局,被聘为记室。不久因火灾毁于火,郁郁而终,年仅29岁。
  1. 作品风格特点
  • 《书斋消寒》体现了何其章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冬日景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雅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1. 文化背景与意义
  • 古代书斋中常用“御寒神器”如火盆来取暖,这反映了古人对于保暖的重视。同时,《书斋消寒》中提及的琴书常伴、吾庐疑是小蓬莱等元素,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与审美情趣。
  • 消寒图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主要用于记录冬季的寒冷日子。消寒诗话则是通过诗歌形式来表达对四季更替和人生感悟的独特见解。

《书斋消寒》作为一部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以及文人墨客的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