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徐程叔先生不遇

亭午出东皋,游目荡胸臆。
见此银塘水,素波起寒色。
中有鹜与凫,翩翩得所息。
褰裳欲从之,高翥云中翼。
譬彼海滨鸥,忘机或可即。
鸿飞且冥冥,天首何由弋。
窥户阗无人,遐踪不可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徐程叔先生不遇》是清朝诗人何良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何良球,字子高,号东樵,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其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广受赞誉。何氏生于清初,其作品在后世被广泛传颂,对后世文学创作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
  2. 诗歌原文:亭午出东皋,游目荡胸臆。见此银塘水,素波起寒色。中有鹜与凫,翩翩得所息。褰裳欲从之,高翥云中翼。譬彼海滨鸥,忘机或可即。
  3. 诗歌鉴赏:何良球的《访徐程叔先生不遇》通过简洁的诗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赞美。诗中“亭午出东皋,游目荡胸臆”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午后阳光照耀下的宁静时刻,心境开阔,视野无限。接着,“见此银塘水,素波起寒色”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池塘水面上泛起的银光,以及由此产生的寒冷气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理体验。“中有鹜与凫,翩翩得所息”则生动地描绘了水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和谐。最后,“譬彼海滨鸥,忘机或可即”一句,以海边鸥鸟为例,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引人深思。
  4. 艺术特色:何良球的这首《访徐程叔先生不遇》,除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艺术风格外,还在语言表达和意象运用方面展现出极高的技巧。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大自然的美景,也有动物的自由生活,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艺术世界。同时,诗人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如将人比鸥,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5. 社会影响:何良球的《访徐程叔先生不遇》自创作以来,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成为研究清代文学的宝贵资料。此外,该诗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价值观,对现代人的生活哲学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访徐程叔先生不遇》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和生命力的佳作,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价值和哲理思考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何良球的这部作品值得每一位热爱文学和自然的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