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

囊书橐笔为谁劳,潘鬓惊秋见二毛。
名士果然如画饼,诗豪不在敢题糕。
难安一字应师郑,自有千秋莫和陶。
风雅正多行乐地,词人何苦续离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是魏徵的一首言志抒情诗。这首诗作于唐朝,通过描述魏徵的报国之情及面对艰难险阻的决心,展现了其忠诚和坚定的政治理念。下面将围绕该作品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魏徵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作为魏徵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文才和政治立场。
  • 时代特点: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政治开放的时期,诗歌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国家情怀的重要载体。
  1. 作品主题
  • 忠诚与报国:《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中的魏徵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唐高祖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 理想与现实:诗中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魏徵在政治道路上的理想追求和面对现实的挑战。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诗歌采用简练的语言,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政治抱负。
  • 意境深远:诗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远大志向,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政治启迪:魏徵的形象和诗作传达出的忠诚与报国精神,对后世官员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述怀二十首 其十一》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魏徵忠诚、智慧和理想的体现。它不仅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