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郑君补中书舍人联

步入三台,玉笋班中翘楚;
捧回双诰,丝纶阁下文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郑君补中书舍人联》是清代诗人何玉田创作的一副楹联,用以祝贺友人郑君补任中书舍人一职。下面将详细解释这副楹联的各个方面:

  1. 作品作者和创作背景
  • 作者:何玉田(清)
  • 创作时间:清代
  • 创作目的:此联旨在庆祝郑君补任中书舍人的喜事,表达对新任职者的祝贺和对其才华的认可。
  1. 原文与译文
  • 原文:步入三台,玉笋班中翘楚;捧回双诰,丝纶阁下文章。
  • 译文:步入三台,如同玉石般挺拔的班中最杰出的人物;捧着双重的诰命,如同丝线的纶带一样在文臣阁下撰写文章。
  1. 联句赏析
  • “步入三台”:形容郑君步入仕途,犹如登高望远,意气风发。
  • “玉笋班中翘楚”:比喻郑君才华出众,如同班中之玉笋,出类拔萃。
  • “捧回双诰”:指郑君得到重用,获得双重荣誉,如捧回两代皇帝的恩赐。
  • “丝纶阁下文章”:暗指郑君得到文坛领袖的赏识,能在文坛上留下自己的文章。
  1. 历史意义与影响
  • 历史地位:这副楹联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风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科举及官场文化的重视。
  • 文化价值: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才华和官位观念,是研究清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材料。
  1. 文学手法与表达技巧
  • 修辞手法:使用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使楹联内容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 节奏韵律:楹联结构匀称,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好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贺郑君补中书舍人联》不仅是一副庆贺之作,更是一幅展现清代文人风貌的艺术品。通过欣赏这副楹联,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和文人雅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