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中望月歌(庚辰)

天球地球同一圆,风刚气紧成盘旋。
阴冰阳火割向背,惟仗日轮相近天。
别有一球名曰月,影借日光作盈阙。
广寒玉免尽空谈,搔首问天此何物。
吾思此亦地球耳,暗者为山明者水。
舟楫应行大海中,人民也在千山里。
昼夜当分十五日,我见月食彼日食。
若从月里望地球,也成明月金波色。
邹衍善谈且勿空,吾有五尺窥天筒。
能见月光深浅白,能见日光不射红。
见月不似寻常小,平处如波高处岛。
许多泡影生魄边,大珠小珠光皎皎。
月中人性当清灵,也看恒星同五星。
也有畴人好子弟,抽镜窥吾明月形。
相窥彼此不相见,同是团圞光一片。
彼中镜子若更精,吴刚竟可窥吾面。
吾与吴刚隔两洲,海波尽处谁能舟。
羲和敲日照双月,分出大小玻璃球。
吾从四十万里外,多加明月三分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远镜中望月歌(庚辰)》是清代文学家龚自珍的一首诗,创作于1830年。该诗以诗人在庚辰年的春天眺望天空中的月亮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个人孤独无助的悲凉情感。

诗歌原文如下:

望远镜里望月歌,
我独对天长叹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当时身处困境之中,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通过仰望星空,诗人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使用了许多古典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烽火连三月”和“白日依山尽”,增强了诗歌的深沉与厚重感。

《望远镜中望月歌(庚辰)》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来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