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涨阻夜泊(己卯)

洪流下商亳,浩瀚失平楚。
野岸不知名,危樯泊何所。
瑟瑟淮南秋,潇潇夜深雨。
我亦感江湖,镫前意千缕。
那堪鸿雁声,嗷嗷又遵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凤阳涨阻夜泊》是清代诗人阮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洪流和商亳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遭遇困难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感受。具体介绍如下:

  1. 诗歌原文
  • 洪流下商亳,浩瀚失平楚。
  • 野岸不知名,危樯泊何所。
  • 瑟瑟淮南秋,潇潇夜深雨。
  • 我亦感江湖,镫前意千缕。
  • 那堪鸿雁声,嗷嗷又遵渚。
  1. 作者简介
  • 阮元(约1764年8月9日—1849年5月3日),字敦斋,晚年自号扶风老人。江苏扬州人。清朝官员、学者、诗人。官至内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师。
  1. 创作背景
  • 《凤阳涨阻夜泊》的创作背景不详,但从其内容来看,可能与阮元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有关。诗中描述了夜晚洪流带来的危险,以及作者对江湖的感慨。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心情和思考。

《凤阳涨阻夜泊》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记录了清朝时期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的诗歌艺术,还能深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