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己巳)

遍访列仙传,终不见一仙。
惟有一卷书,可以千百年。
前贤具精魄,亦复待后贤。
访之苟不力,变没随云烟。
吾读古蓺略,中心每拳拳。
何君涉九流,咨询在古编。
足迹陈谒者,腹笥边孝先。
拟之于道家,亦是葛稚川。
我昔校天禄,直阁兼文渊。
稽古中秘书,犹恐有佚焉。
四库所未收,民间尚流传。
问俟曹仓开,索待海舶旋。
或以一瓻借,或以青藜然。
或在晋隋后,或在元宋前。
何君为我行,时泛贯月船。
写进六十部,恩赉下木天。
再访再写进,屡得翰墨缘。
副墨亦可诵,我或储琅嬛。
何君绘此图,志学何精研。
昔日求金石,雅意同清坚。
灵隐置书藏,更扣西湖舷。
万卷能常存,即是古偓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己巳)’是一首七言绝句,它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何梦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诗题:诗的题目是“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这里“上舍”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称呼,通常用来尊称有学问的读书人。而“访书图”则表明了诗人访问何梦华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交流学术或寻求书籍资料。

  2. 内容解析:诗的正文部分描述了诗人在何梦华的家中拜访的情景。诗人通过“我欲从君借一书”这一句表达了自己想要借用何梦华的书的愿望。这里的“君”是对何梦华的尊称。而“借书”则是诗人的行动,他希望通过与朋友的交流来获得新的知识或观点。

  3.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的渴望。他通过访问好友并借用书籍这一行为,展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友谊的重视。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和相互间的学术交流。

  4. 艺术特色:苏轼的这首《题何梦华上舍访书图》在艺术上也有其独特之处。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他也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5. 文化影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轼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和文化风貌。因此,研究苏轼的诗歌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个人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学术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知识和友情的珍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