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东南三十里深港之南焦山之北有康熙间新涨之佛感洲或名翠屏洲诗人王柳村 居之丁卯秋余与贵仲符吏部 梅叔弟 屡过其地梅叔买其溪上数亩地竹木阴翳乃构屋三楹亭一笠于其中柳村又从江上郭景纯墓载一佳石来置屋中予名之曰尔雅山房又名其亭曰曲江亭以此地乃汉广陵曲江枚乘观涛处也戊辰秋柳村来游西湖出曲江亭图索题一首以

长江千里来巴蜀,流到广陵曲复曲。
古时沧海今桑田,翠屏洲涨焦山北。
江北横生十里沙,广陵涛变千人家。
九折清溪夹修竹,万株高柳藏桃花。
辋川本合诗人住,况是惠连读书处。
送暑曾过深港桥,寻秋每唤瓜洲渡。
送暑寻秋向柳村,藤床竹枕宿南轩。
千章夏木全遮屋,八月秋潮直到门。
门前月色连清夜,稻花香重荷花谢。
记得曾探北固秋,何缘又结西湖夏。
今日披图似梦醒,涛声还向梦中听。
钱塘八月西楼卧,错认扬州江上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描写扬州佛感洲的诗,作者是王柳村。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康熙年间新涨的佛感洲居住的情景,以及他在江上郭景纯墓载一佳石来置屋中,命名其亭为尔雅山房,以此表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诗中提到了扬州城东南三十里深港之南焦山之北有康熙间新涨的佛感洲或名翠屏洲,这是一个地理位置的描述,表明诗人曾经居住在这里。接着,诗中写到丁卯秋余与贵仲符吏部梅叔弟屡过其地,这里的“丁卯”是指乾隆元年(1736),诗人与好友们多次游览这个地点。

诗中提到了梅叔从江上郭景纯墓载一佳石来置屋中,这里可能是描述了梅叔为了改善居住环境,从江上郭景纯墓中取了一两块好的石头放置于自己的房屋之中。

诗中提到了予名之曰尔雅山房,又名其亭曰曲江亭,这里可能是诗人为了纪念这个地方而给其命名。同时,也提到了此地是汉广陵曲江枚乘观涛处,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景点的喜爱和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佛感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