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丙戌)

路出苍梧中,节气过大暑。
川途已苦热,况复日当午。
近岸得茂林,篱落成小圃。
修竹高逾楼,老柚密如户。
可识绿阴中,幽翳胜栋宇。
愿凉风暂清,计曰暑将处。
西山暮起云,挂帆向前浦。
欲添溪上波,须听今夜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范成大并未创作《避暑(丙戌)》一诗,而是宋代诗人,他的代表作为《石湖居士诗集》和《石湖词》等。范成大的生平与诗歌创作背景、作品特点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理解《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臺招王浚明陈渊叔耿时举避暑次时举韵》这首诗的关键。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一字希圣,苏州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祖父范仲淹曾担任宰相,父亲范宗泰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官员。范成大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对文学和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等多种文体,尤其在宋诗方面,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深受后世好评。

《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臺招王浚明陈渊叔耿时举避暑次时举韵》这首诗,据《全宋诗》中范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收录,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范成大与友人在姑苏台上共同避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日中的闲适心情和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范成大通过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虽然范成大并非《避暑(丙戌)》的作者,但通过对他生平及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范成大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