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舟中(丙戌)

邕州古岩畺,据江以为堑。
五管此最遥,按部驻亦暂。
勾当军事毕,江船欲东帆。
论程尚逾千,计月已盈三。
十万大砚山,两岸排成磡。
参差谁位置,玲龙匪雕錾。
绝似金锡镕,猝投寒水蘸。
遂使天工成,不受人力欠。
空洞能藏舟,通罅亦系缆。
岩怪心屡惊,穴多目费瞰。
屏列滴苍翠,深青或扬绀。
吾乡得其一,吟者必泛滥。
叹此奇峰多,蛮荒自埋陷。
屈指古画家,未见亦可憾。
归途抵胜游,已足系思念。
况有木棉花,千树极红艳。
野庙鹧鸪啼,深林苦竹暗。
落日西山平,春风一江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邕江舟中(丙戌)》是清代诗人阮元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广西邕州古岩疆的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在游览期间所见到的壮美山川和自然奇观。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诗的原文
  •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是清代江苏仪征人。他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曾任体仁阁大学士及加太傅等职。阮元一生以提倡学术振兴文教为己任,其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诗句内容:这首诗共有八句,通过“五管此最遥”到“落日西山平”,描述了从远眺到近观的不同景象。诗中的“岩怪心屡惊,穴多目费瞰”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吾乡得其一,唫者必泛滥”则透露了一种对家乡美景的留恋。最后两句“归途抵胜游,已足系思念”展现了诗人对旅行结束的喜悦及其对美好景色的不舍。

  1. 诗的艺术特色
  • 意象生动:《邕江舟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诗情。如“绝似金锡镕,猝投寒水蘸”通过比喻手法描绘出山石的奇特与雄伟;而“参差谁位置,玲龙匪雕錾”,则形容山石错落有致,犹如精心雕刻的作品。这些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精炼,每一句都紧扣主题,没有多余的修饰,但每字每句都能深刻传达情感。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古诗的独特魅力,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1. 诗的深层含义
  • 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在他看来,自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心灵寄托的对象。这种对自然的热爱贯穿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文化自觉:作为一位学者兼官员,阮元在诗中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对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精神的向往,以及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和推崇。

《邕江舟中(丙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阮元对生活、对自然和对文化的深刻感悟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