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居鲁东,其高巳无量。
孰知泰山麓,远在蒙顶上。
蒙阴二百里,岳起地势仰。
行行过徂徕,岩岩入高望。
仲秋日当午,将登气先壮。
险岭戒回马,悬崖记御帐。
盘道多旋折,群峰无定向。
飞泉涣其声,天风与之荡。
绝壁松倒垂,雕鹗不及掠。
何由湿苍翠,白云日相养。
石磴十八重,直立无可傍。
前踵接后顶,志敛畴敢放。
及其登天门,万里詄荡荡。
半点梁父烟,一线汶河涨。
平野若沧海,众山起青浪。
落日云霞昏,翻腾变千状。
拂拭旧题名,暮拜孔子象。
小梦日轮转,午夜天鸡唱。
日观开扶桑,元气浴滉瀁。
色铸黄金天,岳影摇清旷。
阳乌宇跃出,晁采忽飞飏。
双眸倏尔明,一啸划然鬯。
气从平旦复,心与天机长。
嗟此封禅基,土壤古不让。
七十二代君,何年路始创。
持此问古人,夷吾亦惆怅。
自新泰至泰安仆马巳惫而日始午更乘山舆登岱夜宿孔子庙晓观日出作(癸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新泰至泰安仆马已惫而日始午更乘山舆登岱夜宿孔子庙晓观日出作(癸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创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初。当时杜甫因避乱从秦州、同谷等地来到四川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定居。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本清江白石郎,
时清日丽风霜壮。
西游会稽与王阳,
东到太山谒孔子。
客行有逢人笑者,
主人不怪宾无状。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自然和历史的独特感悟。同时,这也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