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酉春夏间屡登粤秀山憩坐学海堂因题(乙酉)

夙好在诗书,高情属云岫。
峨峨粤台心,尽启南海秀。
层岩三叠成,古木百年茂。
堂开古木中,木让乃肯构。
堂前独宏敞,山海得奇觏。
堂后倚碧岑,清樾密云覆。
翳荟与繁柯,夹荫堂左右。
海月出黄昏,新凉满晴昼。
山水湛清华,动静验乐寿。
炳焉有文章,壮丽复沈厚。
山房在翠微,精舍颇不陋。
到此林更深,轩户殊气候。
最高结笠亭,望远又明透。
随山为缭垣,万绿围一囿。
堂房易于新,树石难此旧。
何由新耳目,还以古籍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乙酉春夏间屡登粤秀山憩坐学海堂因题(乙酉)’是清代文学家袁枚的一首题咏诗。这首诗创作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乙酉年,即农历的五月或六月。

袁枚在粤秀山多次登山游览,并登上学海堂休息。他在这里看到了很多美好的风景和景物,因此写下了这首《乙酉春夏间屡登粤秀山憩坐学海堂因题》的诗。这首诗以“乙酉”为创作年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袁枚描绘了粤秀山的壮丽景色和美丽风光,以及学海堂的安静氛围。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他还通过对学海堂的描写,展现了文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整首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和知识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