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听海涛声(甲寅)

海雨湿土春初晴,海云自北趋南行。
风来渤澥暮转急,吹落万派惊涛声。
初疑驱车来远道,轮雷欲动迟而轻。
后如闭阁伏虚枕,檐前涷雨千条倾。
或是汝南马旋磨,否则试院煎茶鎗。
相视不语共欹听,出户仰首巡南荣。
天空昼静日将落,颇有卤气来山城。
城头雉列屋鳞次,其中直作波浪鸣。
丹崖田戍近三里,长流回洑闻纵横。
日行北陆海底暖,潜阳蒸起龙蛟鲸。
欢声腾沸岛屿振,夕汐淘汰沙石清。
洋洋一洗耳底净,心体虚豁无凡情。
人生不俗即仙骨,岂有大药真长生。
更待夏仲望岱岳,远收青色归双睛。
耳目至此叹观止,或令聋瞆开聪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州听海涛声(甲寅)》是清代诗人阮元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登州听海涛声》的创作背景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意义。阮元作为清朝的学者和官员,其作品常常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化倾向。《登州杂诗十首 其九》(甲寅)中的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对政治局势的忧虑。这首诗体现了阮元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他对时局的关注和思考。
  2. 诗歌内容:《登州杂诗十首 其九》(甲寅)中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了春天初晴时节,海雨湿润了土壤,天气转晴,海云自北向南移动。风来的时候,渤澥(渤海)的暮色变得更加急促,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如同惊涛骇浪。作者最初以为是自己驾车远行而来,但后来意识到并非如此,而是像在室内闭目养神一样,外面的雨水倾泻而下。
  3. 艺术特色:《登州杂诗十首 其九》(甲寅)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简洁而有力的表达方式。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通过直接描写海边的自然现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这种朴实无华的风格更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使整首诗具有更深的含义,让人深思。

《登州杂诗十首 其九》(甲寅)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更在文学上展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