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岁暮(己未)

武林逢岁暮,风雨正凄然。
短烛论文夜,寒云听雁天。
客怀清似水,官舍冷于禅。
莫道长安远,峥嵘共此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武林岁暮》是清代阮元的作品,创作于己未年。此诗通过描绘风雨凄厉、烛光摇曳的夜晚和寒冷清冷的官舍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忧虑。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武林逢岁暮,风雨正凄然。  
短烛论文夜,寒云听雁天。  
客怀清似水,官舍冷于禅。  
莫道长安远,峥嵘共此年。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风雨正凄然”营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短烛论文夜”和“寒云听雁天”则更增添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孤独感。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迷茫。
  • 情感表达:阮元的诗歌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通过对比长安(古都)的繁华与自己身处之地的萧条,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哲理思考:诗中的“峥嵘共此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于未来不可知性的哲学思考。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整个时代的观察和批判。
  1. 历史背景
  • 阮元生活在清朝中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武林岁暮》可能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1. 艺术特点
  • 阮元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他的五言律诗《武林岁暮》就是这种艺术风格的体现。
  1. 文化影响
  • 阮元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学者和政治家。他提倡学术振兴和教育改革,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儒家思想、道家自然观念和佛教禅宗思想共同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风格。

《武林岁暮》不仅作为一首诗歌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和时代背景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启示。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清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