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曲梁湖水,舟行乱过桥。
山深皆有路,浪静不通潮。
暮色浮松顶,清香动麦苗。
谢公吟赏处,踪迹祗渔樵。
梁湖道中(丙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梁湖道中(丙辰)》—— 阮元笔下的江边景致
“屈曲梁湖水,舟行乱过桥。山深皆有路,浪静不通潮。”在清代诗人阮元的笔下,《梁湖道中》这首五言律诗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风光图,还隐含着深深的历史感与时代变迁之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特有的山水之美和渔樵生活的恬淡。
诗中的“屈曲梁湖水”,形象地描绘了梁湖水道曲折蜿蜒的地形,暗示着自然景观的多变与美丽。而“舟行乱过桥”则表现了水道上的船只因水流湍急而频繁错乱穿行的景象,生动传达了水文环境对交通的影响。
进一步深入到诗的内容,“山深皆有路,浪静不通潮”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状态。山峦深邃之处必有道路可通,而平静无波的水面却无法激起潮汐的涌动,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秩序的观察与感悟。
诗的尾句“暮色浮松顶,清香动麦苗”则转换了场景,从宽阔的水面转向了岸边的松林,以及随风飘散的麦田芳香。这种从宏观到微观的变化,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景色时的细致与耐心。
《梁湖道中》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的保存。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内心世界,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自然环境。
尽管我们已远离了那个战乱频发的时代,但通过这样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过去,理解现在,更憧憬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