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乙卯)

水色开眉宇,缁尘拂箭𫀆。
西风新雁起,落日大河高。
断岸立千尺,归帆轻一毛。
安能用舟楫,全代马蹄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河(乙卯)》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表达了作者对黄河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人生旅途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介绍
  • 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苏轼并称为“苏黄”,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豪放派风格著称,其诗歌多表现出一种豪迈不羁的个性,同时也不乏深沉内敛的情怀。
  1. 作品原文
    水色开眉宇,缁尘拂箭?。西风新雁起,落日大河高。断岸立千尺,归帆轻一毛。安能用舟楫,全代马蹄劳。

  2. 诗歌鉴赏

  • 意象生动:《渡河》中的“水色开眉宇”、“断岸立千尺”等描绘,使画面感强烈,形象生动。特别是“断岸立千尺”一句,通过夸张手法,展现了河水之浩渺无垠,给人以视觉冲击。
  • 情感丰富: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还流露出对人生旅程的感悟。如“归帆轻一毛”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安能用舟楫”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沉思。
  1. 文化背景
  • 时代背景:黄庭坚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北宋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创作,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 地域特点:宋代地处中国的东部,黄庭坚本人是江南人,这使得他的作品中常常带有江南特有的温婉和秀丽。而黄河作为北方的象征,在这首诗中也被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渡河(乙卯)》不仅是黄庭坚诗歌艺术的展现,也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能深刻感受到他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