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二绝 其二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
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二绝·其二》是清代诗人江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国的深切眷恋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无奈感慨,同时展现了江湜作为文人的孤独与哀愁。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江湜,字子美,号白岩,清代诗人,擅长七言绝句。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风格清丽,语言简练。其诗作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为后世所传颂。
  2. 原文及翻译:《舟中二绝·其二》原文如下:
    > 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
    > 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
  3.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乘船旅行的情景,通过“我向西行风向东,心随风去到家中”两句,表达了作者随波逐流、漂泊不定的心境。而“凭风莫撼庭前树,恐被家人知阻风”则体现了一种对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辛酸。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4. 写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许多文人墨客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江湜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诗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切。
  5. 艺术特色: 《舟中二绝·其二》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首先,诗人善于运用对比手法,将个人的漂泊与家庭的温暖相对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效果。其次,诗歌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最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投射,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舟中二绝·其二》不仅体现了江湜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清代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氛围。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