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烽烟卷浊尘,支离花鸟不成春。
焚心涤虎从炎帝,竭水求鱼訾盗臣。
我大可为天采药,人何堪以国伤生。
芳林丝管泠泠作,独有狂夫自丧神。
戊辰感事(十九首选五)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戊辰感事(十九首选五)·其四》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清朝朱青长之手。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渺渺烽烟卷浊尘,支离花鸟不成春。
焚心涤虎从炎帝,竭水求鱼訾盗臣。
我大可为天采药,人何堪以国伤生。
芳林丝管泠泠作,独有狂夫自丧神。
诗的前两句“渺渺烽烟卷浊尘,支离花鸟不成春”描绘了一幅战争纷扰、自然景色凋零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对春天美景消逝的惋惜之情。第三句“焚心涤虎从炎帝,竭水求鱼訾盗臣”则通过强烈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混乱状态,同时暗示了对国家治理的不满和批评。
接下来的两句“我大可为天采药,人何堪以国伤生”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主义色彩,认为即使自己能够采药自保,但国家却因此受到损害,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诗句中得到了深刻的展现。最后两句“芳林丝管泠泠作,独有狂夫自丧神”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收束,通过对一个独处狂夫形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这首诗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且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描写战争带来的破坏和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出作者对和平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的理想主义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种文化象征,展现了作者对于个人与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
《戊辰感事(十九首选五)·其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写照。通过对战争的描写、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思考,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