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潜舟行抵桐江

浮溪始安行,登山止凌缅。
郁纡倦攀陟,清旷纵游衍。
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
回峰沓屡迷,连烟晦莫辨。
夕玩淹水宿,晨兴爱沙饭。
已入桐庐溪,复历富春岘。
双台峙中江,一竿垂日晚。
空波澄浩渺,春云澹舒卷。
但乘逸兴多,讵觉古人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潜舟行抵桐江》是清朝朱茂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中,诗人描述了从浮溪始安行开始的旅行经历,通过登山、观鸟、听水等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朱茂晭,号东溪,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李白的影响,有镜云亭集作为其诗集。
  2. 诗歌原文:浮溪始安行,登山止凌缅。郁纡倦攀陟,清旷纵游衍。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回峰沓屡迷,连烟晦莫辨。夕玩淹水宿,晨兴爱沙饭。已入桐庐溪,复历富春岘。双台峙中江,一竿垂日晚。空波澄浩渺,春云澹舒卷。但乘逸兴多,讵觉古人远。
  3. 诗歌赏析:《于潜舟行抵桐江》以其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在桐江之旅中的所见所感。诗中的“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等句子,生动地描绘了桐江的自然风光。同时,诗人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人生旅途的思考。
  4. 诗歌结构: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浮溪始安行开始,到登山止凌缅,再到观川禽飞、听迅湍转,最后到夕玩淹水宿、晨兴爱沙饭,诗人一步步深入桐江,体验着旅途中的艰辛与乐趣。这种结构使得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5. 诗歌语言:朱茂晭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在《于潜舟行抵桐江》中,他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诗歌充满了诗意。如“空波澄浩渺,春云澹舒卷”一句,通过描绘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春日云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6. 诗歌意义:《于潜舟行抵桐江》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它通过诗人的个人经历,传达了对于人生旅途的思考。诗中的“但乘逸兴多,讵觉古人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的淡然处之的态度,以及对于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

《于潜舟行抵桐江》不仅是一首描写桐江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作品。朱茂晭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向读者传达了对于人生旅途的理解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给现代人以深刻的启示和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