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溪始安行,登山止凌缅。
郁纡倦攀陟,清旷纵游衍。
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
回峰沓屡迷,连烟晦莫辨。
夕玩淹水宿,晨兴爱沙饭。
已入桐庐溪,复历富春岘。
双台峙中江,一竿垂日晚。
空波澄浩渺,春云澹舒卷。
但乘逸兴多,讵觉古人远。
【注释】:
- 于潜舟行抵桐江:在桐江乘船航行,到达桐江。
- 浮溪始安行:漂流的溪流开始平稳行驶。
- 登山止凌缅:爬山时停下来休息。
- 郁纡倦攀陟:郁郁葱葱、迂回曲折,使人疲倦地攀登。
- 清旷纵游衍:清静空旷,随意游玩。
- 目对川禽飞:眼睛看到江河上的鸟飞翔。
- 耳接迅湍转:耳朵听到河水急流的声音。
- 回峰沓屡迷:回旋的山峰层层叠叠,让人迷路。
- 连烟晦莫辨:连天的烟雾使景象变得模糊不清。
- 夕玩淹水宿:傍晚时游玩淹水的池塘并住宿。
- 晨兴爱沙饭:清晨起床后喜欢吃河滩上的沙饭。
- 已入桐庐溪:已经进入了桐庐溪。
- 复历富春岘:又经过富春山。
- 双台峙中江:两座山峰耸立在中江两岸。
- 一竿垂日晚:一根竹竿垂下,太阳落山了。
- 空波澄浩渺:清澈平静的水面显得辽阔无边。
- 春云澹舒卷:春天的云儿轻飘飘的舒展开来。
- 但乘逸兴多:只是趁着出游时的高兴心情。
- 讵觉古人远:哪里会察觉古代人那么遥远。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诗,记录了诗人于潜舟行抵桐江的所见所感。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舟至桐江,顺流而下;后四句写登岸后的所见所感,以及夜宿和晨起的活动。
首联“浮溪始安行,登山止凌缅”,写舟至桐江,顺流而下。诗人乘舟而行,沿途溪流平稳,两岸群山起伏,登上高山便到了山顶,这里既点明舟行的方向,也写出了舟行的路线。
颔联“郁纡倦攀陟,清旷纵游衍”写诗人在山上游览,一路盘旋而上,感到疲乏,而到了山顶上,却觉得非常清幽,于是随心所欲地游玩。
颈联“目对川禽飞,耳接迅湍转”,写诗人眺望着江上的鸟儿飞来飞去,听着江水急流的声音。这里既表现了景色的秀丽,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回峰沓屡迷,连烟晦莫辨”写回旋的山峰层层叠叠,令人感到迷离;连绵不断的烟雾使得景象变得模糊不清。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叹,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此诗以写景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作者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风光,抒发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表达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