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冬朔风兴,橘柚落华实。
凌晨阅场圃,穑事已粗毕。
役车其可休,何以嗣我日。
云中下鸿雁,床下语蟋蜶。
黄花既已凋,田雀去何疾。
人生无百年,上寿宁可必。
子有罗裳衣,曷不日鼓瑟。
孟冬朔风起,橘柚落叶黄。
凌晨观场圃,农事已半完。
车驾需休息,何日续日光?
鸿雁南飞翔,蟋蟀夜鸣唱。
黄花已凋谢,田雀急离去。
人生难长久,长寿非定常。
罗裳衣翩翩,何不鼓瑟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之际的农村生活情景。首句“孟冬朔风起”点明了时间背景,紧接着以“橘柚落华实”描写了季节特征和农作物成熟的景象。次句“凌晨阅场圃”则描绘了农民早晨开始农活的情景。第三句“穑事已粗毕”表达了农事基本完成的喜悦之情。接下来四句通过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如“云中下鸿雁”,“床下语蟋蜶”,进一步渲染了宁静而和谐的乡村氛围。然而,随后的“黄花既已凋,田雀去何疾”两句,诗人用对比手法揭示了自然界生命的短暂与无情,引发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通过“人生无百年,上寿宁可必”的议论,诗人抒发了对长寿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之感。尾联“子有罗裳衣,曷不日鼓瑟”则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希望人们能够享受当下、珍惜生活。全诗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情感,体现了中国传统田园诗歌的审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