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业朱三十五,曾种梅花满枝。
恰喜草堂人日,高三十五题诗。

注释:

旧业:旧有园林。

朱希真:宋代诗人,字希真。

草堂人日:即人日节,指农历正月初七。

高三十五:唐代高适,字仲武,天宝进士,曾任刑部侍郎等职。后流放夜郎,途经贵州,在放鹤洲建别业,与宋朱希真为友。

题高工部诗戏作:朱希真曾种满梅花的园林,在高适题诗之后,便以高适的诗歌为题材进行游戏之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朱希真园林旧址上高适题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赞美。

首句“旧业朱三十五”,描绘了朱希真曾经拥有的园林,而这里的“旧业”二字,则暗示了园林已经不复存在。然而,这并没有影响朱希真对园林的感情,他仍然珍视着这个地方,甚至将之视为自己的家园。

“曾种梅花满枝”,则是对朱希真园林中梅花的描述。梅花象征着坚韧、高洁,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在寒冷的冬日里,梅花依然能够傲然绽放,给人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恰喜草堂人日,高三十五题诗。”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高适来访的喜悦之情。草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它代表着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而高适作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其题诗更是让这个园林变得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最后一句“题高工部诗戏作”,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作者借用了“工部”一词来指代高适,表达了对其诗歌的喜爱和钦佩。同时,这也暗示了朱希真对于高适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悠长。它通过对朱希真园林旧址上的高适题诗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友情的美好和历史的沉淀。同时,它也传达出了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