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卿庭石之作

略存山意思,数笏石争长。
忽忆双峨色,难为梦寐忘。
露华滋藓碧,雨气袭衣凉。
小簇罗浮境,烟云滃一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伯卿庭石之作》是清代朱景英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朱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晚号研北翁,湖南武陵人,乾隆十五年解元。他历任宁德知县、台湾鹿耳门同知、北路理番同知等职务。在政治生涯中,朱景英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卓越的行政管理能力。
  2. 诗歌内容:《和伯卿庭石之作》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石林和雨后的景象。其中“略存山意思,数笏石争长”描绘了山势连绵起伏,石林耸立的画面;“忽忆双峨色,难为梦寐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的深深怀念和难以忘怀的情感。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朱景英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3. 艺术特色:《和伯卿庭石之作》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沉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景物的精心描绘,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丽的自然之中。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能够深刻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和伯卿庭石之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