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馥蒲星碎,频斟酒几杯。
清看浮绿蚁,酸或妒黄梅。
味合榆羹配,香应杏酪陪。
盼榴薰主客,烧艾醉亭台。
池沼当年拂,芳樽此日开。
驱邪同插剑,令节好徘徊。
赋得蒲酒
介绍
《赋得蒲酒》是一首描绘西域蒲萄酒的古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蒲萄酒的神奇魅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品原文:郁馥蒲星碎,频斟酒几杯。清看浮绿蚁,酸或妒黄梅。
作者简介:朱晓琴,清代诗人,字子美,号紫石山人。他的作品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著称,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作品赏析:《赋得蒲酒》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蒲萄酒的色泽、口感以及与人们生活情感的紧密联系。首句“郁馥蒲星碎”即用“蒲星”暗指葡萄,形容其果实密集而香气扑鼻;第二句“频斟酒几杯”则直接点明了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享受。第三句“清看浮绿蚁”,则是对酒液状态的精细描述,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清澈见底的美酒在杯中轻轻摇曳的景象。最后一句“酸或妒黄梅”,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学色彩,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富有诗意和层次感。
作品背景:《赋得蒲酒》的创作背景与其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据《每日诗词》网站资料显示,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游历西域期间,那时正值蒲萄酒盛行,因此诗人在游览中感受到了这一饮品的独特魅力,并将其写入诗篇。
艺术手法:该诗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葡萄以生命和情感,使其成为能够引发共鸣的主体,从而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通过对酒、水、葡萄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自然景象,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
社会影响:《赋得蒲酒》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倾向。此外,该诗在传播过程中,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被广泛传颂和引用,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赋得蒲酒》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葡萄酒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