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牧童遥指杏花村

喜遇山童问,从知卖酒家。
杏花红一色,村路指三叉。
招手青帘外,凝眸绿蚁赊。
繁英千树合,碎锦半墙遮。
短笛横相告,疏林认岂差。
此间消息好,过客尽停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牧童在清明时节,指着远处的村庄向行人示意的情形。

杜牧(公元803年—约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宰相杜佑之孙。大和年间,登进士第,起家校书郎,历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左补阙兼史馆修撰、司勋员外郎,外放黄、池、睦、湖等州刺史。晚年长居樊川别舍,世称杜樊川。长篇叙事诗《阿房宫赋》为其代表作,三部诗歌总集《樊川文集》亦为他的著作残稿本。《全唐诗》收其诗830余首,另有《樊川外集》《陵园题作》《樊川墓志》《樊川集注》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