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十六咏 其十三 西河菱荡

才见秋风棹荡溪,云光水色两难迷。
渔庄蟹舍浑如画,采得菱归日已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山十六咏 其十三 西河菱荡》是清代诗人朱晓琴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才见秋风棹荡溪,云光水色两难迷。渔庄蟹舍浑如画,采得菱归日已西。

  2. 诗歌赏析

  • 秋风棹荡溪:描述的是秋高气爽时,微风轻拂,船只在溪水中轻轻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 云光水色两难迷:通过“云光”和“水色”,形容秋天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感到迷茫,难以捉摸。
  • 渔庄蟹舍浑如画:描绘了渔民的小屋和捕蟹的地方被描绘得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采得菱归日已西:表达了作者采摘菱角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夕阳西下的自然景象。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诗中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活动巧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又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意象生动:使用“棹荡溪”、“云光水色”、“渔庄蟹舍”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场景。
  1. 文化背景
  • 《惠山十六咏》是清代文人朱晓琴的作品,集中展现了惠山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惠山十六咏 其十三 西河菱荡》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它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