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兰佳节届中天,竞渡芙蓉闹管弦。
多少诗人追往事,离骚重续吊前贤。
惠山十六咏 其十一 芙蓉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山十六咏其十一芙蓉湖》是清代朱晓琴的作品。这首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芙蓉湖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描绘了湖上竞渡的热闹场面,还抒发了诗人对往昔文人骚客追怀和对前贤吊唁的情感。
诗中“浴兰佳节届中天,竞渡芙蓉闹管弦”一句,以节日庆典为背景,展现了芙蓉湖上热闹非凡的盛况。这里的“浴兰佳节”指的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竞渡芙蓉”,则形容人们在节日里欢聚一堂,共同参与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这种热闹的场景与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意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和谐的氛围。
诗中的“离骚重续吊前贤”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怀念之情。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激昂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在用这种形式来纪念和追怀这位古代文学巨匠。
朱晓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他不仅仅是在赞美自然景观,更是在借景抒情,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回顾,来表达自己对过往文人骚客的敬意和对文化传统的珍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芙蓉湖美景的描写,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和思考。
《惠山十六咏其十芙蓉湖》作为清代朱晓琴的作品,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望。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无限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