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女成四律 其一

齐眉空望汝,半世费心思。
远恐乖鸿信,番教痛凤随。
早知情付水,不合幕牵丝。
悔悟今诚晚,临风泪独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哭女成四律·其一》是一首由清代朱晓琴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女儿的深情厚意。以下是对其作品的介绍:

  1. 诗作原文
    齐眉空望汝,半世费心思。
    远恐乖鸿信,番教痛凤随。
    早知情付水,不合幕牵丝。
    悔悟今诚晚,临风泪独垂。

  2. 诗作注释

  • 齐眉: 古代女子的发型,两鬓齐平,故云。
  • 空望: 徒然地盼望。
  • 半世: 一生的一半。
  • 费心思: 费尽心思。
  • 远恐乖鸿信: 担心远方的女儿不能如期回信。
  • 番教痛凤随: 让女儿的痛苦与凤凰相随。
  • 早知: 早知道。
  • 合幕牵丝: 合上眼也牵挂着那丝线。
  • 悔悟: 明白过来。
  • 今诚晚: 现在才明白太晚了。
  • 临风: 面对风雨。
  • 泪独垂: 独自流泪。
  1. 诗作赏析
    《哭女成四律·其一》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女儿深切的爱与怀念。诗中“齐眉空望汝”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而“半世费心思”则揭示了为了这份思念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尤其是“临风泪独垂”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感同身受。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番教痛凤随”、“合幕牵丝”,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性,同时也加深了诗作的情感深度。

  2. 创作背景
    《哭女成四律·其一》的创作背景不详,但可以推测这是一首在女儿出嫁或遭遇不幸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女儿的不舍和对她未来的担忧。诗中的情感深沉而真挚,反映了古代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深厚情感以及社会文化中对于女性命运的关切。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情感世界和价值观念。

  3. 文学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哭女成四律·其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语言优美,情感细腻,结构严谨,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诗中的意象和象征富有深意,能够引人深思,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担当,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哭女成四律·其一》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一份情感记录和历史见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内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文化和情感世界的新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