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鸱

荒林有怪鸱,寄养于凤皇。
凤实覆翼之,日夕还相将。
栖梧食竹实,嗈嗈鸣高冈。
百鸟时来朝,鸱亦蹲其旁。
托身既得所,复与鹓颉颃。
九苞下千仞,为尔增辉光。
岂期凤德衰,去去岐山阳。
鸱恃毛羽丰,都邑巧自藏。
雨昏月黑时,叫跳势遂张。
呼朋引党类,白日同披猖。
嗉阔食肠宽,直欲空太仓。
鹰隼不之击,恐与凤有伤。
不知鸱得志,为惠久已忘。
且见鹓苦饥,翼拓头抢佯。
翻然相决绝,可笑不自量。
鹓鸱岂相耦,感慨成此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怪鸱》是诗人朱昆田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怪鸱》:

  1. 作者简介:朱昆田,字文盎,号西畯,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2. 诗歌原文:《怪鸱》的原文如下:“荒林有怪鸱,寄养于凤皇。凤实覆翼之,日夕还相将。栖梧食竹实,嗈嗈鸣高冈。百鸟时来朝,鸱亦蹲其旁。托身既得所,复与鹓颉颃。九苞下千仞,为尔增辉光。岂期凤德衰,去去岐山阳。鸱恃毛羽丰,都邑巧自藏。雨昏月黑时,叫跳势遂张。呼朋引党类,白日同披猖。嗉阔食肠宽,直欲空太仓。鹰隼不之击,恐与凤有伤。不知鸱得志,为惠久已忘。且见鹓苦饥,翼拓头抢佯。翻然相决绝,可笑不自量。”
  3. 诗歌内容:朱昆田通过描绘“怪鸱”的形象和行为,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及其背后寓意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怪鸱”既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也是作者借以象征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象征。例如,“鸱恃毛羽丰”暗示了某些势力或个体因拥有优势而可能产生傲慢的心态;“雨昏月黑时,叫跳势遂张”则反映了在黑暗中,人们往往更容易暴露出真实的面目。
  4.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5. 历史影响:《怪鸱》不仅是朱昆田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的创作和流传,为后世提供了一种观察和思考世界的新视角。

通过对《怪鸱》的分析,可以发现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一种自然生物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它展示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