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身为南北客,呼船屡渡杨子江。
非徒行役有牵迫,涉险先已神魂𢥠。
金山咫尺不敢上,但见突兀撑青谾。
平生恨事此其一,寸心耿耿何能降。
朅来沙头十日住,楚舠牢系枯杨桩。
新安大贾久不至,船头犹未支长杠。
朝来塔铃送好语,似欲招我凌苔矼。
兴来不暇顾性命,遂携瘦弟登轻舽。
须臾停橹泊山脚,老僧揖我言多哤。
僧旁沙弥健于鸟,相引不惜芒鞋双。
我来看山非佞佛,不用钟鼓交铮摐。
磴高层层踏白石,廊回曲曲开红窗。
花宫七级压巀嶪,粉亭四面流琤淙。
呀然石洞深且黑,白日火焰琉璃釭。
所惜山僧不好事,争结屋宇遮崆㟅。
惟馀东面露沙土,修竹百个攒鸡腔。
妙高台高径斗绝,耸身直上酸𩪘𩩝。
坐久舂天怒浪作,赝泉何必倾罂缸。
长风万里巨鲸吼,峭壁千尺洪涛撞。
中流回顾翠欲滴,亭亭如建莲花幢。
同十八弟登金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十八弟登金山》是清代诗人朱昆田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金山的壮丽景色时的感慨之情。
这首诗作不仅是朱昆田个人情感与经历的抒发,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态度和哲学思考。诗中的“廿载身为南北客”可能反映了朱昆田的人生经历——他可能是一位游历南北的商人或学者,这种身份使得他有机会亲历许多自然景观。而诗中对于金山美景的描述“平生恨事此其一,寸心耿耿何能降”则揭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无限向往和难以割舍的情感。金山的巍峨让他感到渺小和无力,同时也激发了他内心的强烈感受。
诗中的“新安大贾久不至,船头犹未支长杠。”以及“朝来塔铃送好语,似欲招我凌苔矼。”等句子,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商业活动和人际交往,也反映出朱昆田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金山虽然宏伟壮丽,但并非不可触及,通过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人试图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升华。
朱昆田的《同十八弟登金山》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更是一幅描绘了人与自然关系、个人情感和社会背景交织的画卷。这首诗通过对金山的描写,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清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