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鲜鳆鱼

东海物惟错,壳属尤繁衍。
鳆虽名为鱼,实则壳之选。
稗贩走四方,累累长绳缳。
南烹荐柯肉,鲜者难致远。
传闻隆冬时,蓬莱水清浅。
海户醉入海,利刃产崖癣。
刺之一不中,帖石难再揃。
非若蛣螺辈,沙面手可撚。
朅从马上来,腥风吹一剪。
似蛤讶乍分,比蚌笑更扁。
中含岛中沙,上带石上藓。
杂杂排空星,有若巧匠碾。
连筐付官厨,清泉为漱洗。
沸汤脱其肉,轻刀去其皽。
风味胜车螯,何况蛤与蚬。
吴侬初得尝,不复计沉湎。
昔人有嗜好,往往见前典。
惜哉烟海珍,曾为两雄辇。
我欲易其名,夙耻快一哂。
竟呼石决明,收罗入诗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食鲜鳆鱼》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有名的散文之一,它出自于宋代文学家苏轼之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他的作品风格豪放不羁,善于用词表达情感,其诗、词、文均有极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食鲜鳆鱼》这篇文章以记叙文的形式记录了作者在一次宴会上的经历。文章描述了宴会上的美食——鲜鳆鱼,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短暂、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文章中通过对鳆鱼的描绘,以及与其他食物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珍惜和感慨。

《食鲜鳆鱼》不仅反映了苏轼个人的情感,还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这篇文章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一个日常小事展现了深刻的人生意义,是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