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叠前韵送蘅圃入都

贫别真可哀,月魄沉天西。
酸薄酒一杯,临行教重携。
索去计亦得,佣舂对梁妻。
所以连夕梦,梦必寻清溪。
归兴不可遏,如决河之堤。
君车又将驾,风铎声沧凄。
急雪打吟袖,冻手挼橙齑。
劳舟发秦淮,倦马嘶青齐。
肩经长安游,祝岁操豚蹄。
回思红藕庄,一𨓷荒烟迷。
春水浴花鸭,秋灯鸣莎鸡。
此景绝可爱,芒屩冲吴泥。
劝买春耕犍,抢雨同扶犁。
早种韭几棱,晚收芋半畦。
不如归去好,饱听林鹃啼。
花机响回织,轧轧停深闺。
粲然发一笑,笑齿明如犀。
人生行乐耳,安用宵然藜。
唯当检蕊书,一一为签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叠前韵送蘅圃入都》是清代诗人朱昆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清康熙年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入京赴任的不舍之情和深深的思念。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具体介绍:

  1. 诗人简介
  • 姓名:朱昆田,字文盎,号西畯。他是清代浙江秀水人,太学生出身,与朱彝尊同为一族,故有“小朱十”之称。他尽读家中藏书,因排行第十而得名。
  • 生平:朱昆田是一位学者,不仅读书广泛,还精通家学。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时人的高度评价。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原文:贫别真可哀,月魄沉天西。酸薄酒一杯,临行教重携。索去计亦得,佣舂对梁妻。所以连夕梦,梦必寻清溪。归兴不可遏,如决河之堤。君车又将驾,风铎声沧凄。急雪打吟袖,冻手挼橙齑。劳舟发秦淮,倦马嘶青齐。肩经长安游,祝岁操豚蹄。回思红藕庄,一𨓷荒烟迷。春水浴花鸭,秋灯鸣莎鸡。此景绝可爱,芒屩冲吴泥。劝买春耕犍,抢雨同扶犁。早种韭几棱,晚收芋半畦。不如归去好,饱听林鹃啼。花机响回织,轧轧停深闺。粲然发一笑,笑齿明如犀。人生行乐耳,安用宵然藜。唯当检蕊书,一一为签题。
  • 诗句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切情感和对未来团聚的美好期待。首句“贫别真可哀”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哀伤之情;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种情感转化为一种深沉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染力,充满了深厚的人情味。
  1. 诗歌主题
  • 离别与重逢:全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别离场景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入都的不舍和对重逢的期盼。
  • 自然与人文:在描绘别离的场景之外,诗歌还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绘,如“急雪打吟袖”和“春水浴花鸭”,使自然景观成为表达诗人情感的重要载体。
  1. 艺术特色
  • 情感真挚:这首诗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字里行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 意境深远:诗歌的意境深远而含蓄,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友情、离别等主题的思考。
  1. 文化意义
  • 文人交往:这首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与友谊,通过文学作品展示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 地域文化:诗歌中的“清溪”、“红藕庄”等元素体现了清代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1. 现代价值
  • 教育意义:《再叠前韵送蘅圃入都》作为一首古典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可以通过阅读和学习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 审美体验:诗歌中的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增强人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再叠前韵送蘅圃入都》不仅是朱昆田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清代文人交往、地域文化的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