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村居戏作吴中田妇诗十首 其六

先种荷花后种菱,小舟如叶泊溪棱。
莲歌唱罢菱歌起,遇着人呼便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村居戏作吴中田妇诗十首·其六》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夏日乡村的美景,同时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的闲适与惬意。

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作江南春,恨随江水发。
忆君无会期,经年三五月。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与隐逸情怀的七言绝句。孟浩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卷,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

首二句“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夏日村居”,并引出隐逸的主题。诗人选取了一个典型的背景——北山之中,那里有着白云缭绕、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隐士们得以远离尘世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第三句“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则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心境。他们不仅能够仰望天空,欣赏到云彩变幻的美丽景色,还能尝试攀登山峰,体验登山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往往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忧愁,因为隐者常常会感到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仿佛那飞翔的大雁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

第四句“愁作江南春,恨随江水发”进一步深化了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感慨。江南地区春天来得较早,万物复苏之际,正是游人赏花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对于隐者来说,却常常因为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而感到痛苦。这种忧愁并非来自外界的困扰,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最后两句“忆君无会期,经年三五月”则是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怀念。虽然彼此之间相隔遥远,但每当春天来临之际,诗人都会想起远方的朋友,那种思念之情如同长江之水一般汹涌澎湃。而这种思念往往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让人倍感煎熬。

《夏日村居戏作吴中田妇诗十首·其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痛苦,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