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时万里同为客。广武原西北。
看看北雁又南飞。慎莫愁思憔悴、捐容辉。
无端更渡桑干水。行路难如此。
萧萧羸马正尘埃。烟里歌声隐隐、入丛台。
虞美人 云中送俞右吉之邺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 云中送俞右吉之邺下》是清代朱彝尊所作。在这首词中,朱彝尊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以及他对于友情和旅途艰难的感慨。下面将进行具体介绍:
作品原文及翻译:原词如下:“来时万里同为客,广武原西北。看看北雁又南飞,慎莫愁思憔悴、捐容辉。无端更渡桑乾水,行路难如此。萧萧羸马正尘埃,烟里歌声隐隐入丛台。”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作为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推崇姜夔和张炎的词作风格。
词牌名及其发展: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名,后多用以作词牌名,此调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後地下开出一朵鲜花之事,故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词中的意象分析:该词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营造出一种别离的凄凉之感。如“北雁又南飞”,暗示着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以及与友人分别的不舍。此外,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担忧与祝福,以及对人生路途艰难曲折的感慨。
朱彝尊的《虞美人·云中送俞右吉之邺下》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友情和旅途艰辛的传统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朱彝尊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使其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