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 荷花

堂依万柳,丽草田田,别有金谷。
卷就新筒,只少手擎纤玉。
几阵凉飔翻叶白,依然骤雨跳珠绿。
石栏斜,看鱼吹细浪,扇摇芳鞠。
试添个、江南舴艋,任搅红衣,不用濡足。
更忆西湖,十里冷香飞逐。
偏是风前蝴蝶住,但无人处鸳鸯浴。
又争如,陌尘飞,马蹄归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彝尊的《倦寻芳·荷花》是一首描绘荷花之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荷花独特的风姿与高洁的气质。下面将详细解析此诗: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作为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对文学艺术有着深厚的造诣。
  • 创作时间:据记载,朱彝尊创作了《倦寻芳·荷花》这首诗是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当时他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并被授予检讨一职。
  1. 诗歌原文
  • 堂依万柳,丽草田田,别有金谷:描述了一个庭院环境,万柳围绕,绿草如茵,给人一种宁静而雅致的感觉。
  • 卷就新筒,只少手擎纤玉: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形态,如同卷起的竹简般优雅,手中轻握着的是纤细洁白的玉石。
  • 几阵凉飔翻叶白,依然骤雨跳珠绿:通过凉爽的微风和突然的暴雨,展现了荷花在风雨中依然保持着生机与活力的形象。
  1. 诗歌主题
  • 荷花的美:通过对荷花形态的精细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美丽姿态的赞美之情。
  • 荷花的高洁:荷花在风雨中依然保持纯洁高雅的品质,反映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朱彝尊采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使诗中的荷花形象更为生动,更富有诗意。
  • 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通过对荷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有以下一些值得注意的点:

  • 荷花的象征意义: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清洁、高雅和坚强不屈的精神。在这首诗中,荷花的形象也体现了这些象征意义。
  • 荷花的文化影响:荷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被广泛吟咏,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留下赞美荷花的佳作。朱彝尊的这首《倦寻芳·荷花》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朱彝尊的《倦寻芳·荷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荷花美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荷花的独特魅力和高洁气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