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别思

杨柳映春江,露叶凝愁黛。
独立俯闲阶,离别人谁在。
千里梦难寻,恨极同填海。
本是细腰人,数急芙蓉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生查子·别思》是一首由清代朱彝尊创作的词,该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特定场景下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内涵。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朱彝尊(1629年—1712年),字锡鬯,号竹垞,又号朱子、竹君,浙江杭州人,清朝诗人、文学家和音乐家。他是康熙朝的重要文臣,以学问渊博和诗文成就著称。他的诗歌、词作和音乐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作品原文:《生查子·别思》的原文如下:“杨柳映春江,露叶凝愁黛。独立俯闲阶,离别人谁在。千里梦难寻,恨极同憔悴。灯前印口脂,镜里留眉黛。愁绪问如何,雨滴蕉心碎。”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内心感受的表达,传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与思念之情。
  3. 主题思想:全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柳树、露珠、台阶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人物内心的独白,展现了主人公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深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无法团聚命运的无奈。
  4. 艺术手法:朱彝尊在《生查子·别思》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和夸张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离别人谁在”中的“谁在”不仅指代了远行的亲人,更暗含了一种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
  5. 文化价值:这首词不仅是朱彝尊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离愁别绪的共同感受。它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6. 影响与评价:朱彝尊的这首《生查子·别思》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价,认为它是中国传统诗词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朱彝尊的《生查子·别思》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对后世的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