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探梅

一株斜映竹篱门。
涧户芳烟接水村。
摇荡春心似梦魂。
水云昏。
静爱寒香扑酒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王孙·探梅》是清代著名词人朱彝尊所创作,该词作以梅花为题,展现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中的心境和感受。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朱彝尊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朱彝尊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歌,其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细腻,被后人广泛传颂。

  2. 诗词原文
    一株斜映竹篱门,涧户芳烟接水村。
    摇荡春心似梦魂,水云昏。静爱寒香扑酒樽。

  3. 诗词解析

  • 意象描绘:首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乡村景象,竹篱门后隐约可见一片村落,门前流水潺潺,远处烟雾缭绕,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次句进一步通过“涧户芳烟接水村”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静谧与和谐,使整首词的氛围更加宁静深远。
  • 情感抒发:接下来的两句“摇荡春心似梦魂,水云昏”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迷茫。这里的“梦魂”形象地传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内心的挣扎和彷徨。
  • 感官体验:“静爱寒香扑酒樽”中“静爱”二字,表达了词人内心的一种平静和满足,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热爱和珍视。而“寒香扑酒樽”则是词人通过嗅觉感受到的梅花香气,这不仅是对梅花美丽外观的描述,更是对其内在品质的赞美。

朱彝尊的《忆王孙·探梅》不仅是一首表现自然美景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与哲思的作品。通过对梅花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深情抒发,朱彝尊不仅展示了他高超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以及艺术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