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鸭

任方塘、群游孤泛,爱它不染泥滓。
避人才见惊飞去,又早纷纷低坠。
堪妒是,曾消受、夜深每并鸳鸯翅。
竹弓漫试,对黑白分明,栏边斗罢,芳草一茸翠。
扬澜好,两桨吴船小嘴,采莲人弄烟水。
晚来笑把红裙裹,触损冷花浓蕊。
归也未。
正一色、秋江滟滟波千里。
移来帘底,铸就小炉熏,屏帷深处,长傍绣衾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鸭》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品原文
    任方塘、群游孤泛,爱它不染泥滓。
    避人才见惊飞去,又早纷纷低坠。
    堪妒是,曾消受、夜深每并鸳鸯翅。
    竹弓漫试,对黑白分明,栏边斗罢,芳草一茸翠。
    扬澜好,两桨吴船小嘴,采莲人弄烟水。
    晚来笑把红裙裹,触损冷花浓蕊。
    归也未,正一色、秋江滟滟波千里。
    移来帘底,铸就小炉熏,屏帷深处,长傍绣衾睡。

  2.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清初浙西词派创始人,论词推崇姜夔、张炎。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有《曝书亭集》。

  3. 作品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江画面。首句”任方塘、群游孤泛,爱它不染泥滓”便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清新脱俗,远离尘嚣。接下来的句子中,”避人才见惊飞去,又早纷纷低坠”展现了鸭儿在人们惊扰下匆忙逃走的景象,而”曾消受、夜深每并鸳鸯翅”则表达了对鸭儿夜晚相伴鸳鸯的羡慕之情。

《摸鱼儿·鸭》不仅仅是一首描写鸭子生活的词,更深层次地揭示了作者对自由、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与思考。通过对这首词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精神境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