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后游

平田渺渺独伤春。
两岸桃花夹去津。
一种佳游事也均。
草如茵。
不见当时劝酒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王孙·后游》是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忆王孙·后游》不仅是一首词,它更承载了作者对过往时光的缅怀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视。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文学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以下是关于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忆王孙·后游》的作者是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立者之一,其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

  2. 创作背景:朱彝尊在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而入仕,成为朝廷的官员。他的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词的创作。此词作于他仕途得意之时,但内心或许因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感到孤独。这种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反映,尤其是这首《忆王孙·后游》,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怀和对往昔的回忆。

  3. 作品原文及鉴赏

  • 平田渺渺独伤春。两岸桃花夹去津。一种佳游事也均。草如茵。不见当时劝酒人。
  • 这首词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致,以及由此引发的思旧之情。上阕以平旷的田野为背景,突出春天的气息,同时点明了主题,即春景触发了作者对过去游历的记忆。
  • 下阕则转向对过去游历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曾经共同游玩之人的怀念。”一种佳游事也均”中的“亦均”可能指代的是所有美好的时光和经历。
  1. 作品评价:该词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性,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情感深度。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此外,这首词的语言清新脱俗,充满了诗情画意,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

  2. 文化意义: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代表之作,《忆王孙·后游》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自然的描摹,折射出作者的人生观念和哲理思考,使得这首词具有了跨越时空的影响力。

《忆王孙·后游》不仅是朱彝尊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通过优美的文辞,传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中华文化深邃的情感底蕴和丰富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