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肩

纨质停匀,比似陆郎,何曾暂离。
被词人赋就,望中疑削;
画工减尽,染处恒垂。
篱弱才过,墙低乍及,结伴还从影后窥。
缘红索,上秋千小立,恰并花枝。
蝤蛴领下诃梨。
剪云叶玲珑一半亏。
记量成尺六,难增分寸;
饮过三爵,易致斜欹。
爱拍樽前,频扶倦里,细步惟应处处随。
吟飞雪,怕玉楼生粟,拂袖遮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肩》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作品的介绍:

  1. 作者背景
  • 朱彝尊的生平: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等,浙江嘉兴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清朝初期的多个历史时期,尤其是在清初浙西词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在诗方面有所成就,还是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其词作在清代有较高的评价。
  • 创作时间与风格:朱彝尊的创作活跃期主要在清代康熙年间(1679年),他的词多受姜夔、张炎影响,讲究格律和技巧。通过他的词作,可以领略到清词的独特韵味和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
  • 《沁园春·肩》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风采和情感。词中的“纨质停匀,比似陆郎,何曾暂离”表达了人物皮肤白皙如玉的美丽形象;“篱弱才过,墙低乍及,结伴还从影后窥”则描述了人物娇柔婉约的姿态。
  • “缘红索,上秋千小立,恰并花枝。”进一步描绘了人物站在秋千上,与周围的花朵相映成趣的美好场景。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人物的美貌,还传达出一种轻盈而优雅的氛围。
  1. 文化影响与评价
  • 朱彝尊的文学地位:朱彝尊作为清朝初期的代表词人之一,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词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还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对后世的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后世的评价:虽然《沁园春·肩》本身并未流传至现代,但它所蕴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仍然被后世所重视。通过对朱彝尊及其作品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初期的文人风貌及其文化追求。

《沁园春·肩》不仅是朱彝尊个人才华与审美情趣的体现,更是其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物。通过对该作品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