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扬州早春,同沈覃九赋

十里雷塘歌吹远。
柳巷人家,蘸水鹅黄浅。
游子春衣都未换,钿车早已东城遍。
妆冷罢遮蝉雀扇。
最恨微风,不放珠帘卷。
斜露翠蛾刚半面,心飞玉燕钗头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蝶恋花 扬州早春,同沈覃九赋》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他是一位著名的清代词人、学者和藏书家。他的文学成就在清代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2. 内容:词的开头描述了扬州早春的景象:“十里雷塘歌吹远。柳巷人家,蘸水鹅黄浅。”这两句描绘了扬州早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雷塘的歌声悠远,柳巷人家的景致如画,河水中倒映着鹅黄色的柳树。接下来的句子“游子春衣都未换,钿车早已东城遍”则反映了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尚未更换冬衣,已经纷纷乘着华丽的车轮向东城大街走去的景象。最后一句“妆冷罢遮蝉雀扇,最恨微风,不放珠帘卷”则表达了女子因春风轻拂而感到凉意,但又不愿打开珠帘以免被微风吹散的情景。
  3. 主题:这首词主要描写了扬州早春时节的美景以及人们对此的感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扬州早春的美丽与人们的愉悦心情。
  4. 技巧:朱彝尊在创作此词时,采用了传统的诗词手法,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人物刻画,将扬州早春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使整首词富有音乐性和画面感。

朱彝尊的《蝶恋花·扬州早春,同沈覃九赋》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艺术价值高,值得深入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