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满群山 燕京岁暮作

椎髻鸿妻,蓬头霸子,故园消息谁传。
雪花如手,同云万里,几回搔首茫然。
黑貂裘敝矣,况兼东郭先生履穿。
一点孤烛,两行乡泪,惟有影相怜。
岂不念,飞帆归浙水,叹旧游零落,无异天边。
竹林长笛,鸰原宿草,又谁劝酒垆前。
薄游成久客,惹霜鬓、愁添去年。
更无人问,长安市上空醉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飞雪满群山·燕京岁暮作》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示了一个游子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朱彝尊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下普遍人群命运的深刻反映。

朱彝尊的创作背景是清初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民族矛盾以及社会转型使得许多文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朱彝尊作为一名官员,其个人的命运不可避免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他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时代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索。

朱彝尊在诗中表达了对故园的深切思念。《飞雪满群山·燕京岁暮作》中的“椎髻鸿妻,蓬头霸子”,描绘了一个普通百姓的形象,他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底层状况。这种对普通人生活状态的关注,不仅体现了朱彝尊的同情心,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理解。他的这种同情和理解,正是来源于他对时代的深入观察和个人经历的真实感受。

朱彝尊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在诗中,“雪花如手,同云万里,几回搔首茫然。”这样的句子,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雪花纷飞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雪花作为冬日的象征,在这里成为了诗人心情的象征,通过这一象征,读者可以感受到朱彝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愁。

朱彝尊的诗中还透露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他在诗中写道:“岂不念,飞帆归浙水,叹旧游零落,无异天边。”这种对遥远家乡的思念,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思乡之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的共同感受。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广泛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飞雪满群山·燕京岁暮作》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它不仅展现了个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遭遇和感受,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和文化的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