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鼓神鸦天外树。
见渺渺、江流去。
向晚来、石尤君莫渡。
大姑也、留人住。
小姑也,留人住。
杜宇催归朝复暮。
转把归期误。
尽灯火、孤篷愁几许。
风急也、声声雨。
风定也、声声雨。
酷相思 阻风湖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酷相思·阻风湖口》是清代文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因天气恶劣而滞留湖口的惆怅心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文学作品的内容、背景以及其艺术价值。
作品原文:
社鼓神鸦天外树,见渺渺、江流去。
向晚来,石尤君莫渡。
大姑也,留人住。
小姑也,留人住。
杜宇催归朝复暮。
转把归期误。
尽灯火,孤篷愁几许。
风急也,声声雨。
风定也,声声雨。作者简介:朱彝尊(1629年—1709年),字锡鬯,号朱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湖州)人,清初文学家、词人。他是“浙西词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与纳兰性德、陈维崧等人齐名。他的词作以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优美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词的主要内容:这首词主要描述了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作者乘船经过湖口时的情景。从船上远远看到江岸或湖边上的景物,特别是被拟人化的大孤山、小孤山,它们似乎在邀请作者留下。然而,随着傍晚的到来,大雨如注,使得本已耽误行程的作者更加惆怅和焦虑。
词的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通过对风雨交加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风雨之中,作者感受到了自然的无情,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无力感。
- 拟人化手法:通过将大孤山、小孤山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生命和情感,使自然景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抒情性强:全词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因天气恶劣而滞留湖口的惆怅心情,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
《酷相思·阻风湖口》不仅是朱彝尊诗词创作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描写自然景观与抒发个人情感相结合的典型例子。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技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审美体验和思考自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