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舍二首 其二 (乙酉)

村舍有鸡栅,树近蓬门枢。
晓日披其樊,一雌将众雏。
村妪导之前,握粟呼朱朱。
当前或更却,母啄子必俱。
吾生早离家,南北忽相逾。
父母谓他人,众中益羁孤。
吁嗟鸡不若,骨肉长相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村舍二首 其二(乙酉)》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乡村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将详细解读此诗的内容、主题、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作者简介
  •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润州丹阳人。晚唐著名诗人之一,其诗歌以律体见长,题材多涉及怀古诗、田园诗等,尤擅长描写水与雨景。
  • 生平:许浑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与杜甫齐名,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的说法。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自翦青莎织雨衣,南峰烟火是柴扉。莱妻早报蒸藜熟,童子遥迎种豆归。鱼下碧潭当镜跃,鸟还青嶂拂屏飞。花时未免人来往,欲买严光旧钓矶。
  • 翻译:自己剪青莎织成雨衣,南峰炊烟袅袅升起的是柴扉。妻子报告蒸好的藜麦,儿子远远迎接回来种豆。鱼儿跃入碧潭如同明镜,鸟儿回旋青山掠过屏障。花开时节不免人来人往,想买下严光当年钓鱼的旧矶。
  1. 主题分析
  • 描绘乡村生活:诗中描述了诗人在乡村的生活场景,如柴扉、蒸藜、种豆等,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农村画面。
  • 赞美自然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鱼跃、鸟飞、花时的生动景象,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热爱。
  • 体现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依恋之情。
  1. 艺术特色
  • 对仗工整:诗中对句严谨,对仗工整,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律体特征。
  • 意境优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 寓意深远:诗中虽然只是简单描绘自然景色,但寓意深远,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珍视。
  1. 历史背景
  • 唐代文化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繁荣时期,诗人众多,诗风各异。许浑的诗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杜甫等人的影响。
  • 晚唐诗歌特点:晚唐诗风多变,许浑以其律体的特长,在律诗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1. 与其他作品对比
  • 陆游诗作:李俊民的《宿村舍》通过描述乡村生活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的同情。两者虽然风格不同,但都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宋代诗歌:陆游的作品中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这与许浑的《村舍二首 其二》在情感表达上有着相似之处。
  1. 社会影响
  • 文学地位:许浑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的律诗创作被后人广泛传颂,与杜甫齐名。
  • 后世评价:许浑的诗歌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赞誉。

《村舍二首 其二(乙酉)》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自然韵味的古典诗歌,它不仅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深深眷恋。通过这首诗,可以体会到唐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