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十韵(辛未)

郭外湖新涨,天边暑乍归。
牵罾移荻岸,系缆到柴扉。
桥影中流小,人烟极浦稀。
家家采菱角,处处落莲衣。
渡口迷村店,潮痕验钓矶。
鱼标林际短,蟹火夜深微。
柳近浮萍扫,枫兼断苇飞。
避矰鸿雁下,侵垄稻粱肥。
梦稳扁舟在,乡遥旧雨非。
殷勤报鸥鸟,伴我共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水十韵》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与独到的诗艺而闻名于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与背景:

  1. 作者背景
  •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小长芦钓鱼师。他是清朝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后成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被王士祯誉为“南朱北王”,在清初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
  • 创作时期:该诗创作于清康熙十八年,正值他的中年时期,此时其文学成就已初显端倪。
  1.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朱彝尊的诗词注重音韵和谐与意境深远,此诗亦是如此。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及对季节变换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
  • 情感表达: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例如,通过描写荷叶、荷花和野鸭等元素,传达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审美情趣。
  1. 文学价值
  • 文化影响:《秋水十韵》作为朱彝尊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其对传统诗词形式的传承与创新。其诗语言精炼、意象生动,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 历史研究: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朱彝尊的生平及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特别是对于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秋水十韵》不仅是朱彝尊文学成就的展现,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主题内容,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