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漫厨烟煮野蔬,菘根秋末韭春初。
到家一事差堪惜,不食松江巨口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烂漫厨烟煮野蔬,菘根秋末韭春初。
到家一事差堪惜,不食松江巨口鱼。
送徐中允 假还昆山六首 其五 (壬戌)’是朱彝尊的一首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徐中允归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思念。接下来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这首诗:
作者简介:朱彝尊(1629年—1712年),字锡鬯,号竹垞,又号曝书堂主人、南园老人等,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初诗人、学者,与厉鹗、严绳孙、陈维崧并称“浙西四灵派”。他的诗歌创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诗意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一幅家乡秋末冬初的景象。诗中的“烂漫厨烟煮野蔬”形象地展现了农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而“松江巨口鱼”则可能指的是松江地区的特产,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美食的喜爱和怀念。
情感表达: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徐中允的深厚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欣喜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美好时光的怀念。
‘送徐中允 假还昆山六首 其五 (壬戌)’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友人回归的祝福和对家乡深情的诗歌,也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个人情感交织的独特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欣赏到朱彝尊的文学才华,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友谊和家乡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