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大之淮阳(甲寅)

潞河迟日送征骖,禁雪初晴柳尚含。
一路青山到淮浦,照人明月已江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龚大之淮阳》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作者介绍: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他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卒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祖籍浙江秀水(今嘉兴)。他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对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 文学成就:朱彝尊在诗歌领域也颇有建树,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细腻真挚。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其作品深受后人推崇。
  1. 诗歌原文
  • 潞河迟日送征骖,禁雪初晴柳尚含。
  • 一路青山到淮浦,照人明月已江南。
  •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潞河迟日送征骖,禁雪初晴柳尚含。  
一路青山到淮浦,照人明月已江南。  
  1. 诗歌赏析
  • 主题:诗歌通过描绘一幅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 意象运用:诗中的“潞河”、“柳”、“青山”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送别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文情怀。
  1. 诗歌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作完成于清代康熙十八年(1679年),朱彝尊应博学鸿词科考试后授检讨,这一时期正值其文学创作生涯的黄金时期。
  • 创作地点:诗中提及的“潞河”,即今天的北京通县至通州一带,是当时文人墨客常游之地,因此这首诗也可能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创作的。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 思想价值:诗中所蕴含的友情、离别等主题,具有普遍的价值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送龚大之淮阳》不仅是朱彝尊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