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公八十猿猱捷,峻岭何曾策杖游。
邀我远登龙虎峪,翠岩天半结飞楼。
同刘侍郎 入大房山时刘编修 养疴山中八首 其七 (癸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文学的奥秘:朱彝尊《同刘侍郎入大房山时刘编修养疴山中八首其七》赏析
在清代文人朱彝尊的笔下,我们遇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他与刘侍郎一起步入了壮丽的大房山,而刘编修在这里悠然养疴。诗题为《同刘侍郎入大房山时刘编修养疴山中八首其七》,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生境遇的佳作。
诗中“定公八十猿猱捷,峻岭何曾策杖游”表达了岁月流转、英雄不再的感慨。朱彝尊用“定公”指代年迈的诗人自己,“猿猱捷”形容敏捷,而“峻岭何曾策杖游”则反问岁月如何能轻易让人放下行囊,去攀登那些险峻的山峰。
“帝城回望隔峰霞,兰若松门自岁华”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繁华都市的回忆以及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兰若”和“松门”都是佛教用语,分别指寺院与修行之处,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超脱俗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剩有红罗宫监在,香台犹礼九莲花”则是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文明的缅怀。“红罗宫监”可能指的是古代皇宫中的华丽宫殿,“九莲花”则象征着佛教中的清净与神圣。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对历史荣光既怀念又敬畏的情感。
“安得山中十日雨,石门一道迸飞泉”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山中清幽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在山间能有连绵不断的雨水,让清澈的溪流从石门涌出,为山间带来生机与活力。
朱彝尊以“春风依旧野棠红,麦饭僧厨饷客同”作为全诗的收尾。这句话不仅描述了春天景色的宜人,还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深厚。“麦饭僧厨”,即寺庙中的简单食物,“饷客”,则意味着款待客人。这一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相互交流的情景。
朱彝尊的《同刘侍郎入大房山时刘编修养疴山中八首其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对人生哲思的探讨。它让我们明白,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心中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是永恒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