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庚辰)

十三亭子景平分,银榜昭回天汉文。
破除水墨马一角,界画金碧王孤云。
里湖外湖烟树接,断竹续竹山泉闻。
承恩父老衣黄绢,芸鼓鼟鼟报夕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庚辰)》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而且体现了当时文人雅士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朱彝尊,字秀夫,号竹坨,浙江嘉兴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他的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戏曲等多个领域,尤其以词和骈文著称。在文学史上,朱彝尊被公认为“一代词宗”,其词作多有佳作,如《水龙吟·咏白莲》、《念奴娇·雁》等广为传诵。
  2. 创作背景:诗题中的“庚辰”指的是清朝顺治皇帝的年号,即1650年。这一年,54岁的高濂创作了《四时》,其中涵盖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西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幽赏冶活动”。《四时》作为一部描绘四季变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西湖及其周边景观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3. 诗词原文
    西湖春色满园香,
    鉴冰泛舟乘兴忙。
    湖心亭上歌声起,
    两岸花市闹洋洋。
  4. 艺术特色:《西湖》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春天景色的生动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诗中的“鉴冰泛舟”和“花市闹洋洋”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感。此外,通过杜侍郎的和诗,还反映了当时的文人雅集和文化交流。
  5. 文化影响:《西湖》在后世受到广泛赞誉。它不仅是朱彝尊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美、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体现。该诗多次被引用和赏析,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江南园林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这首诗不仅是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更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传承。它不仅展现了朱彝尊卓越的文学才能,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深邃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