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小船急浪冲,疾若鸷鸟凌霜冬。
湾环忽转赤亭岸,俄顷不见南高峰。
鲥鱼出网白尾尾,乌桕夹路青茸茸。
井西道人画不得,暖翠浮岚如此浓。
自渔浦挂席至富阳二首 其二 (戊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渔浦挂席至富阳二首》是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生于1629年,逝世于1709年,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领域,在词坛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朱彝尊的这首作品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江山小船在急浪冲刷下疾若鸷鸟,湾环忽转赤亭岸的动态变化,以及鲥鱼出网白尾尾,乌桕夹路青茸茸等生动细节。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敏感和观察力。
朱彝尊的诗歌风格独特,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来增强诗的表现力。例如在这首诗中,“江平无风橹自急”一句中的“江平”暗指平静的生活状态,“橹自急”则形象地描绘了生活节奏的变化,使得整首诗富有哲理性。
朱彝尊的诗歌语言优美,用字精确,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如“得携老伴无拘束”,不仅表达了与老伴共度时光的自在感,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态度。这种语言的美不仅在于其文字本身,还在于它能够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朱彝尊的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看到与其他文人的交往和交流,这不仅仅是艺术上的相互影响,更是思想上的碰撞和融合。这种文人之间的互相启发和促进,使得朱彝尊的诗歌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深度。
朱彝尊的《自渔浦挂席至富阳二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感受到朱彝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还能领略到他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技巧。